本文作者:酷宝

硝酸锌呈什么性(硝酸锌呈什么颜色)

酷宝 2024-09-21 00:45:56 8
硝酸锌呈什么性(硝酸锌呈什么颜色)摘要: 本篇目录:1、稀硝酸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还是硝酸锌?2、硝酸锌的理化特性...

本篇目录:

稀硝酸与锌反应生成硝酸锌还是硝酸锌?

无论浓稀,HNO3均是强氧化性酸,它与Zn反应不可能生成H2。但不同浓度的HNO3的氧化性也有所不同。根据HNO3的浓度不同,锌与HNO3反应产物有所不同。

锌与稀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,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解决。

硝酸锌呈什么性(硝酸锌呈什么颜色)

分析:因为很稀,所以硝酸被氧化成NH3(氨气)而不是NO2(二氧化氮),然后氨气极易溶于水,就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,所以没有NO2 就只生成硝酸锌、硝酸铵和水。

生成一摩尔的硝酸锌时失电子2摩尔,1摩尔硝酸还原成硝酸铵时得电子8摩尔,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.25摩尔。

硝酸锌的理化特性

1、危险特性: 无机氧化剂。遇可燃物着火时,能助长火势。与硫、磷、炭末、铜、金属硫化物及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。受高热分解,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。有害燃烧产物: 氮氧化物、氧化锌。

2、硝酸铁和硝酸锌在一起硝酸锌不水解是操作不当导致,锌离子能水解,使硝酸锌溶液显酸性即可水解。水有分解和融合材料的双重特性,水解是一种分解技术。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,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。

硝酸锌呈什么性(硝酸锌呈什么颜色)

3、粒径较小,在20nm左右,为六方形纤锌矿结构。通过掺杂In2O3,大大提高元件对氯气的气敏特性。实验表明,该元件对体积分数为20×10^-6的氯气,灵敏度可达301,响应时间2秒,恢复时间在110秒左右,具有高选择性。

4、溶质的化学式为KNO3,和Zn(NO3)2 由于金属的活泼性,钾大于锌,锌大于银。

5、故t=10√2秒大于10秒;因题意说当第五个物体释放,且每个物体释放相隔2秒,也就是一共10秒。

硝酸锌分子量

1、硝酸锌是一种化学物质,其分子式为Zn(NO3)2。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原子量数据可以计算出硝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36 g/mol,也就是每摩尔硝酸锌的质量为 1836 克。

硝酸锌呈什么性(硝酸锌呈什么颜色)

2、硝酸锌的分子量是1687。20g除以它的相对分子量1687等于0.1178mol。浓度的单位是mol/L。所以20g/L硝酸银的浓度是0.1178mol/L。

3、硝酸锌的分子量是189,氧化锌的分子量是81,锌的原子量是65,则在反应中,锌和硝酸锌都转化为氧化锌它们的化学式量分别由65升至81和由189降至81,1mol锌增加了16。

4、分子式: Zn(NO3)6H2O 分子量: 2949 第二部分:成分/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.硝酸锌 10196-18-6 第三部分: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:侵入途径:健康危害: 本品有腐蚀性。

5、)6H2O的相对分子量为2948 116/2948/2=0.19597956165120344224821836762135 约等于 0.19598mol/L 所以当然会有误差,而且还很大。

6、当然符合;因为银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分子质量,而在该反应中,铁会将银置换出来,自身进入溶液,银置换出来后就不再溶液中了,所以溶液质量减小。

常用的锌肥有什么种类及肥料成分和性质?

肥料名称含量(%)主要性状施用要点锌肥硫酸锌含锌23~35白色或浅橘红色结晶,易溶于水,是常用锌肥。作基肥、种肥或追肥,更适于种子处理和根外追肥。浸种浓度0.02%~0.05%溶液,拌种每千克种子2~6克。

目前所用的锌肥品种有硫酸锌、氯化锌等,其主要性质列在表8中。锌肥施用有基施、追施、叶面喷施、浸种、拌种等。①基施。

复合。镁锌肥是以镁、锌为主的中、微量元素的肥料,即是复合肥料,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,促进植物根系生长,增强根瘤的固氮能力,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坐果率。

菜地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锌肥、硼肥、锰肥、铜肥、铁肥和钼肥等几种。(1)锌肥。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土壤大范围缺锌,另外在江苏北部、湖北、安徽等地的石灰性土壤中锌的含量也较低。

锌肥施用在对锌过敏感作物上,像玉米、水稻、花生、大豆、甜菜、菜豆、果树、番茄等施用锌肥效果较好。施在缺锌的土壤上:在缺锌的土壤上施用锌肥较好,在不缺锌的土壤上不用施锌肥。

目前常用的锌肥品种为农用硫酸锌(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),施用方法有基施、追施、叶面喷施、浸种、拌种等。常用方法为叶面喷施,谷类作物、果树、蔬菜均可采用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硝酸锌呈什么颜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